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

實驗簡介

邏輯設計實驗

以加法器 or 小時鐘為範例示範透過簡單的邏輯就能製作簡易的CPU,感受數位化的偉大XD,同時介紹電源供應器、訊號產生器、示波器、三用電錶的基本功能與其用途

邏輯設計實驗

        邏輯設計實驗這門課,簡單講,就是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,以手動的方式實踐出來,以增加對邏輯電路的認識,在過程中可以學習到debug與接電路的技巧、認識各種IC的功能,培養基本的實作能力。

        邏輯設計在許多如電機、通訊、電子類等相關科系都列為必修,彰顯了這門科目的重要性。許多同學在第一次看到科目名稱有「邏輯」又有「設計」,以為是一門深奧且辛苦的課程,錯了!其實這門課只需要研究01而已,不但不難,而且相當有趣。

        在生活中,我們常聽到「數位(Digital)」兩個字,像是數位相機、數位電視,邏輯設計也跟數位有緊密的關係,但到底數位是什麼?想知道,那首先必須先了解類比的概念。我們從自然界中觀察到的型態,大部分是連續性的量值,溫度、長度、顏色、重量等便屬於此類,兩個不同量值之間必存在其它值,這便是類比。而數位化就是把類比的訊號轉換成01,目的是將原本複雜的類比訊號分析處理過程簡化,在資料的儲存上也較為容易。在電路上,以電壓的高低來傳遞訊號,0自然是用低電位表示,而1則以高電位表示,運用布林代數的觀念,我們可以設計出各種不同功能的電路。
        在實接電路之前,通常會先模擬電路,觀察結果是否符合預期,ㄧ般是用MAX PLUS這套軟體來模擬,即使不在實驗室,只要它,到哪裡都可以設計電路,非常方便。

    以下是實驗室的設備介紹
    

電工實驗

程式設計實習


猜數字遊戲~~~~~






歡迎開啟猜數字遊戲

輸入完畢後,系統會判斷你猜中幾A幾B

電腦也會和你一起猜喔,但電腦猜數不會顯示,只會顯示結果

玩家與電腦比賽,猜中遊戲結束




FPGA數位設計實驗

       FPGA數位設計實驗是藉由Verilog硬體描述語言,實作出數位積體電路(IC, Integrated Circuits)系統,例如說計算機、販賣機……等等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系統,一直到個人電腦(PC)、甚至是飛彈控制系統,都是透過數位邏輯的理論去建構出來的喔。

       所謂的數位邏輯(布林邏輯),可以想像成藉由一堆開(1)關(0)和記憶元件以達成我們要的功能,可以說只要想法(演算法)正確,沒有不能實現的功能呢!
而我們藉由硬體描述語言來撰寫我們的演算法,然後以數位積體電路的方式實現,現行的硬體描述語言有
兩大種類:Verilog和VHDL,由於臺灣較流行Verilog,因此我們以Verilog為學習的主軸,但兩者其實都能達到一樣的目的。

       學習Verilog最開心的事情,莫過於在FPGA實驗板上面看到其成果忠實呈現自己的想法!FPGA為「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」的縮寫,中文譯作「場可編輯邏輯閘陣列」,簡單來說,就是一顆IC已經包含了邏輯閘(開關電路)在內,但是需要我們去接線,以達成我們預期的功能。我們編寫的Verilog就是在告訴他要怎麼接線,然後把程式「燒錄」進去IC後,就可以在板子上看到我們預期的功能了!FPGA實驗板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重覆燒錄,所以想法錯了也沒關係,從實現出來的動作去看看是哪裡寫錯了再更改吧!可以一直嘗試到寫對為止,因此是非常好的學習工具。


       在完成之後,你也就等於設計好一顆自己的數位IC了!透過這門課可以學到非常多實戰之後才會碰到的問題,而非只流於理論的理解,也因此能真正設計出實用的系統。



以下是實驗的示範影片喔~